国一日一事#0524(跑步的“纸娃娃系统”)。

我已经懒得去再看天气预报软件中的“未来几日气温预测”了。什么京城将迎来冷空气,亦或者阵雨大风预警,统统都是谣言。只消瞅着那几乎无云的天空,就能把这日温度猜出大概其。“也就”三十二三四五吧,反正差不离。

不过,在三伏天儿彻底到来之前,当下的气温仍然可以称之为是“纸老虎”。太阳确实高照并释放着无比热能,但空气也依旧还未进阶到“潮湿”的糟糕地步,呼进的空气百分百的转化成前进的能量,溢出的汗水也得以尽早的蒸发。

—— 只要穿对了衣服。

是的。即便远未到闷热的盛夏,但每日十几公里的狂奔(夸张写法?),仍然(至少)会让上衣湿透。湿透、湿透、又湿透……甚至跑停下来后对自己的“湿润评估”,可以量化考核成这日的气温与跑步效率。

—— 但这一切依旧建立在正确的穿对了衣裳。

……

曾经二百多斤的我,第一次开启减肥之路,大抵是在 2009 年左右。第一次羞涩的走进那家(好像是)名为青鸟的健身房时,跑步机给我的唯一印象,就是既可以在上边遛弯儿走路,又能收看眼前的电视节目。竟然有这种近乎于躺赢的好事儿?虽然“躺赢”这个词在彼时远未出现,但健身房等同于“走步看剧地”这一概念,几乎成为了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它的刻板印象。

交了“上贼船”的会员年费,放弃了私教所谓的“另一张传销船票”,第二天的我便勇敢的开始了健身房之旅。穿啥做运动呢?我脑子都没过的拿了件黑色带有花了呼哨印花儿图案的纯棉 T 恤,随即就踏上了看电视剧的跑步机。

几乎等同于溜达速度的跑步机,再配以阵阵凉风的中央空调。似乎只有机器仪表盘上的卡路里数字,还敢睁着眼的对我说瞎话了。因为,一集电视剧(或电影)下来,穿着全棉短袖儿的我,都没有什么明显汗水。“啊,健身完好舒服啊!” 自欺欺人的我日复一日的如此完成当日健身,回家便是大快朵颐。

人生中的第一次健身房经历,留给我最大的“财富”,就是让我误以为纯棉 T 恤是完全可以用来健身的。以至于后来 2013 年底,已经开始在修马路单位的健身房跑步机上,每日四五六公里的我,仍然身穿着一件又一件的纯棉 T 恤。但似乎棉质的它们真的没有对逐渐速度快起来的跑步的我造成什么影响,直到事后觉醒,“草,那会儿是特么秋冬天的阴冷室内。”

真的,要不是 2014 年开始,国内不断兴起的马拉松热潮,以及越来越多的跑步科普文章,于当年 4 月和 5 月分别参加「北京长跑节(10k)」和「东营马拉松(全程)」的我,就要穿着全棉短袖“上战场”了!直到现在,我都清晰的记得那篇文章里在长跑层面对棉质衣服的定义 —— 越跑越沉还不排汗透气的“死人衣”。

但其实即便如此,(在跑步层面)摆脱了纯棉这个坑的我,依旧没有“走上正道儿”。第一次参加的北京 10 公里也好,而后首马东营也罢,乃至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诸多全程马拉松,我都始终穿着健身房款型的(Nike)紧身衣,外加一件曼联球队的无袖大背心儿……为嘛?一来是我喜欢曼联,但穿球衣跑步傻傻的,只好买来平日训练用的坎肩儿;二来则是坎肩儿袖口太大了,露肉的我有些害羞……(?)

这一“传统理念”,又在自己身上持续了将近一年,待等到 2015 年春夏时分,我才终于脱掉了这种打扮。倒不是因为那年气温变热了坚持不了,而是既开始从事路跑工作,又开始向更快成绩进阶的我发现,「身边根本他妈没人像我这么穿着跑步」!真可谓是延迟响应了一年的后知后觉。

……

时代在发展,跑鞋(技术)在革新,跑步的服装也日新月异。从最早迪卡侬即可简单了事(非贬义),到后来看到或阿迪或耐克的排汗速干就一股脑儿的穿上出门,终于到了最近两年,同样一件薄薄的 T 恤,只消穿上跑它个十来公里,就能明显分出优劣好坏。有的衣服,虽然它们也早已湿透,却全程散热排汗照常运转;有的衣服,还没跑出“二里地”,就已经被汗水浸湿得比以前多出“两寸”长了……

昨天,一位朋友发来照片,“安利”我某品牌的某跑步衣裳。我看了看,又某宝搜了搜,最后没买。倒不是不信它的品质和功效(其实还认识他们老板),只是看着那坎肩儿袖口又太大了,露肉的我还是有些害羞……(?)

( 国一日一歌,《钻石败犬》,古巨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