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一日记#240424(从川内伦子说起)。

周日那天,我和一位朋友在京都的雨天里一同步行前往了京瓷美术馆。倒不是为了那(估计也挺有意思的)吉卜力或者“二刷”村上隆,而是去看看「川内伦子」。
“啊,我对她那种(姑且称之为)“小品”风格似的摄影,多少有些欣赏不来。” 在去往美术馆的路上,我对旁边的朋友嘟嘟囔囔的絮叨着。“当然啦,不是她的作品被他人高估和架高,是我的理解能力多少存在着差距。” 见朋友对我前面的话产生些许意见,我连忙补救了几句。
不过,没多久,亦或者说是当我真真正正的第一次走进和川内伦子有关的摄影展厅时,反倒是自己一下子就被她的作品吸引住了,继而无法自拔到恋恋不舍、难以离开。
川内伦子的这次作品展名为「Cui Cui」,日语也好、英文也罢,两种文字的简介在不借助机器翻译的情况下都让我有些难堪,但 Cui Cui 在我完整观赏之后,大概率的是一个人的人名吧。或许。
作品展的内容具有一个极其清晰的时间线。从一位爷爷和奶奶的日常生活,到爷爷发生病故进而撒手人寰。从家人乃至家族的各种形式的悼念,再到其中一位年轻男子结婚继而产下和孕育新生代。最后甚而还有一部长达四年跟拍的生活琐碎的短视频拼凑成的(大部分时间里)无声的成长纪录片。每一环节,或时间点,都叫我感慨万千,和流连忘返。
看到老人离去和老伴的那份悲伤,让我眼眶湿润,鼻子发酸。看见小婴儿的出生,以及后面的成长,让我就不禁感叹生命传承的现实与意义。我们终将一死,或被动或不得已而为之。那么又有什么能记录下在这个世界乃至宇宙中渺小的我(们)呢。
—— 亲人、孩子、朋友,或者各种产生感情羁绊的 Ta。
不止一次认清这样的事实以及再次附加而来后劲儿,让我后来的周日心情一直跌落至今,甚至仍然忘不到消逝的趋向。
……
今天是周三,在那份足以称之为悲伤的思想稍稍淡去的情景下,我也开始从摄影的角度去复盘和思考川内伦子的作品。
明确的时间线,又或者每一张都存在「一定干系」和「逻辑」的照片的编排,让我十分的想在自己之后的摄影中去努力呈现。
也正是如此,我开始在自己拙劣的 Instagram 上,于每一日的简单几张照片中,去加入一些仅凭「思想」而拍得的照片,也尝试着用自己的逻辑去重新组合排列。
至少,就当是自己为自己记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