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一日一事#0129(第一周观察)。

距离 lululemon 蓝港店的 NSO(New Store Opening?),已经过去了整整一个星期。亦或换句话说,我也正式的卖了一周裤子了。

在这段过程里,于蓝港和先前 Shadow 的三里屯儿店(上班),究竟有何不同。也一直是最近几日工作时,经常弹出到内心窗口,且无法避开躲闪的自问。

诚然。虽然明面儿上,更大的店铺面积、一天要走好几十个来回的累人台阶儿,以及落地窗外总会吸引我眼球关注的露天溜冰场,都是能体现区别所在的地方。但归结到底,让我产生“这俩地方可真是大大不同啊”的根本,终究还是人。 —— 自己人和外人。

自己人就不必说了。一个店的小伙伴们(还是不太习惯这么说),在三四种不同班次的交替下,轮拨儿相遇。运气好,和谁谁谁一周能见四五次(而且全程一起 floor),但更多时候也许整一个礼拜都瞅不见几回(人太多,班次种类也多)。所以,抓住仅有的机会,通过聊天和观察,迅速记住对方的名字(前提啊废话)、爱好、特点等等甚至故事(如有),几乎成了过去几天上班时我的一大爱好(?)。

也正因如此,才让我发现了与三里屯儿同事的种种不同。打个(也许不恰当)的比方,屯儿里的同事,(绝大部分)个性极其鲜明,就好像过去苹果的 CEO,乔布斯。在乔布斯(们)的辛勤劳作下,所在的店面也能绽放出不一样的个性火花;而蓝港新店的同事们呢?(绝大部分)个性没有屯儿里乔布斯们那么“张扬”,更像现在 Apple “掌勺儿”的厨子库克。也许“Cook 们”让蓝港店的状态(还)没有表现得那么的“lululemon”,但整个店,大到销售额,小到各个转换环节,全新的团队也都能做到环环相扣,稳定正常的有序运转。至于说,爱好和特点,慢慢培养和观察,倒也无妨(包括我自己也是)。

外人,也同样存在着些许不同。虽然都是(北京仅有的两家,不嵌在商场里的)户外店铺,但由于三里屯和蓝色港湾的属性有着天壤之差,顾客群也几乎变成了两拨人。前者坐拥“北京宇宙中心”,周遭拥有着诸多奢侈品牌,在这等“集体流量”的带动下,进来购物的客人也相对“少了些许犹豫”,更多的选择直奔主题;但主打亲子周边的蓝港就(大多)不是屯儿里那般景象了。进店的客人,不是牵绳遛狗就是推车遛孩子(非贬义),再不抵便是一家多口的集体出行,要么是酒足饭饱后的捎带手遛弯儿逛街,要么就是漫无目的的探店。如此一来,再加上没有“奢侈品牌”的流量带动,购买转化效率就时有时无的没那么稳定了。

但是,我却很喜欢 Solana 的客人氛围。倒不是说,我有多么愤世嫉俗的厌恶屯儿里的金钱风气(虽然确实也有一些这种心理)。而是进入蓝港店的或夫妻或情侣的一对对顾客,让我更加能够感受到“真”的爱意。那是一种,让人又想要再次去努力拥有爱情的爱意。

待在一层 floor 时,会看到女生(女士)取出服装,在另一半前“比来比去”,判断款式和大小;站在二层时,会瞧见男士拎着大包小包(以及羽绒外套)跟在女伴身旁,用直男的角度出谋划策(虽然多半儿没用)。这样的情景,虽说在三里屯也有,但总觉得被(相对更多)金钱的渲染后,味道就有些不同了。

于是,看到“上面那样的恋人”时,口罩里的嘴便会羡慕的抿一抿,口罩上的双眼也会些许湿润发光的注视。曾几何时,我也经历过这样的感情,我心底十分明了。未来某刻,我是否还能重新亲临感受,我却完全的不知道。

( 国一日一歌,《懒得去管》,孙燕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