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一日一事#1022(轮回山丘)。

“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

记得上一次反复播放进而余音绕梁李宗盛的那首《山丘》,还是约莫八年前的这个时候。彼时的我刚刚结束了一场为时两年的十分痛苦的异地恋情。在告别重庆的飞机上,我一面听着“大哥”的歌,一面透过小小的玻璃窗回望下面的雾都山城,当即许下诺言,再也不想回到这里。

诺言也有保质期,在坚持了一年(加)半载后,不单是2015年的重庆马拉松让我重归故里,甚而后来的路跑工作(10公里锦标赛&重庆半马)更是让我连续好几年、每年十来趟的往返这座曾经泪流满面的城市。那些时候,每每坐上往返旅途的飞机,我便会戴上耳塞播放起那首音乐。过往悲伤的情愫随着时间慢慢消逝,最终融在音符旋律里,最后成功的让《山丘》变成了属于我的一份独家记忆。乃至于你让我正在家中蹲厕所的时候播来听,我都能想起那些川渝江城的青春美好。

在“这种时候”,我总是会心想,也许这辈子大概只会拥有这么一首悲伤的《山丘》了吧。很久之后,在风靡起来的B站弹幕上,我习得了一个新名词。这叫,“立Flag”。

近段时间,万千心绪欲要效仿约莫八年前的剧情,也想将痛苦面具融在旋律音符里,进而变成又一份独家记忆。有一首光靠听便能代入画面儿的名歌,就已经够了,我哪儿还能让你继续得逞。于是,在这疯狂想要听一些《山丘》式音乐的礼拜五,我毅然决然的跑去自己看了场名叫《沙丘》的电影。

这下可好。保住了“李宗盛们”的歌,却误上了汉斯季默的“贼船”。当代配乐大师的BGM一经响起,坐在沙发椅中的我就瞬间崩塌瘫痪,进而把情绪都释放到音律里。与《山丘》相仿,《沙丘》同样在将我抽离出了现实,安放在“自己”身上,只是相比一首歌而言,一部两小时长的电影,让我可以无拘无束的游离更久时间,更加彻底。最后,心甘情愿的被沙丘吞没。

……

(微剧透预警)

……

星球大战、星际迷航、以及沙丘,这三个同时拥有庞大世界观和历史影迷基础的宇宙科幻,终于全都搬上了荧幕(其实沙丘在上个世纪也拍过,没拍好)。

前面两者,我都十分喜欢,百看不厌。但相比之下,拥有着更多人类反思、映射以及宗教观念的沙丘,则显得内涵了不少,成熟了许多。

如果非要打个比喻,电影院里面的星战和星际迷航更像是漫威的复仇者联盟,全程既高能又无尿点。沙丘则好似诺兰执导的蝙蝠侠黑暗骑士,带那么点儿憋屈,又带着些许科幻片里不该有的深思和惆怅。

也正因如此,沙丘成为了过去几十年里,众多导演都想要尝试却皆以失败告终的科幻题材。展现庞大的(宇宙)世界观、在近短的时间中交代种族情仇恩怨、宗教思想如何不违和的加入进来、主角的情感线路怎么拍才会不那么突兀……等等等等,就连费勒曼人的吐口水礼仪、解释沙漠里怎么循环喝下自己(过滤过)的汗和尿液、以及蓝眼睛啊姐妹会啊的由来,都成为了考验导演能力的一道道关卡。与此同时,既又不能光交代“背景”,而没有展开故事主线,又不能快进模式,丢弃没有翻过原著小说的观众群体。想想都叫人头疼。但是,总的来说,成功执导过《银翼杀手2049》以及《降临》的维伦纽瓦,没有辜负“沙丘党”和科幻粉的万众期待。 —— “嗐,这不就是整天儿沙尘暴的星球上互相抢金子吗?” 您要非这么说,我也没辙。

观影结束,依旧沉醉在汉斯季默BGM声中的我,走出了放映厅,甚至差点儿忘了归还3D眼镜。“这三大宇宙科幻,我到底该站哪一边呢。” 想来想去,我的回答坚定不移,我永远都爱指环王!(?)

感谢《沙丘》,给予我的短暂抽离。

( 国一日一歌,《Leaving Caladan》,Hans Zimmer。 )

( 你永远可以相信汉斯季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