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一日一事#0422(熟知 Ta 尺码)。

最近几个休息日(毕竟都不挨着)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在搬来挪去的整理衣柜里的衣裳了。

这件 Logo 太大忒明显,上班肯定没法儿穿;那件白色儿的过于浅,不适合当下圆寸脑袋脸型;欸?这个还行,但是不太合身了,难不成我又胖了起来?……等等等等,总之一面好像在与许久不见的朋友们一一问候,一面分门别类的把夏天短袖短裤统统提高优先级,并与早春的衣服暂时道别。

这个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亦像极了在翻看重温过去的照片。这件衣服是在哪年哪月买的,内条裤子是因为外地出差没得穿所以临时救急。等等诸如此类,甚而比一张照片更能让当时的动态场景浮现于脑海中。

不经意间,从这里头我也翻找出了两件衣服。它们其中一件是购买于关西大阪 Orange Street 的印有特朗普头像的黑色 Tee,另一件则是准确写着 2018.7.1 Hakodate 的函馆马拉松纪念运动衫。霎时间,“获得”它们的场景过程便好像纪录片儿一般,播放在了眼前。与此同时,我仔细认真的确认了一下,它们同时也极有可能是前妻与我一同购买的最后两件衣服了。

是的,现在回想起来。虽然在一起了六年之久,但似乎极少出现她陪我买衣服的情景。亦或者说,一直以来都没有在一起生活(物理层面)的我们俩,在我的服装层面儿上,几乎都是自管自。出自她之手的衣服寥寥。

但是,之所以没法说出准确件数,还是有一些原因的。那便是,虽然我们不太经常在一起逛街时购买衣裳,可在网购环节,都还是会给对方时不时的添置一些。比方刷着 Nike 跑步装备的我,看到合适女生的服装,便下单买给她;她刷着某宝上一些小潮牌,觉得适合我,就付款寄给我。久而久之,也算是互帮互助了许多衣服。不过,问题接踵而来。 —— 我给她买的衣服大多合身合适,她给我买的“绝对不算便宜”的衣服们,非大即小……所以长久以来,我的衣柜里的某个角落,总整整齐齐的叠着许多既穿不出去又舍不得扔的“好衣服”,它们好像前妻雇来的保镖,一个个严密死守在柜中。

到底需要两个人“好”(精神层面)到什么程度,才可以都能替对方买到合适的衣裳呢?这个疑惑一直悄悄的藏在心底,直到当下的 lululemon 零售工作,终于被时不时的翻了出来。

站在一层(男装)的我,每天都能遇到大把大把的女顾客,独自一人前来为自己的另一半挑选服装。但基本上,十有八九都有一个共同点,都需要描述出身高体重有无(明显)肚子,来让“我们”进行一番推荐。更有甚者,甚至连大概其的体型都表述不出,或者完全不知道另一半喜欢日常出行的衣裳,还是跑步训练等等的运动服……

这可难为坏了我们。虽然作为导购(可以这么说?),我们大可大刀阔斧的推荐,连蒙带骗(可褒可贬)的让顾客买单。但这种情况下,顾客大多都会隔天回来,要么带着回家试穿后的准确合适号码来换货,要么带着另一半的真身实地考察。她们费劲,我们也折腾,两头儿没落好。

但是有一些女顾客,就明显不同。仅凭自己就可以确定大抵类型款式以及颜色,招呼我们过去也只是询问该服装的版型,一经我们一系列盘问并推荐尺码后,还能决绝的肯定自己“那位”还是得穿什么什么尺码。既温柔又果断得让我羡慕万分。倘若这位女士(隔着口罩)看起来既有气质又温柔漂亮,简直比两个人一起来还要让我忌妒虐心……

或许,这跟感情并无(绝对)干系,只是看一个人是否喜好留意和记住对方的尺码。比如 36 号,比如 S 码。

( 国一日一歌,《季候风》,王菲。 )

( 这次季候风,吹得格外凶。仿佛世上一切,已经消失所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