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一日一事#0218(谢谢老板和收到收到)。

昨天晚上,约莫十点来钟。下了(准)晚班儿一身疲惫方才迈进家门儿的我,便收到了来自微信的“@”提醒。不用想,这种解锁也显示不出内容的“圈儿”,肯定来自工作大群。

果不其然。放下书包,还未来得及脱下羽绒外套,我就坐下身用骑车回来冻得冰冰凉的手指点开了微信。“什么什么一定要按照什么什么什么执行,收到回复谢谢。”

就当我还在盯着这条信息想要认真阅读并切实有效的去领会中心思想时,下边儿已然开始了犹如打“拉大车”扑克牌似的排队回复。“收到”、“收到”、“收到”、“收到”…… 没有一丁点儿意外和惊喜,看着完全就是复制粘贴。

一二三四五,我特别无聊无趣的数了数。“拉大车的大军”,越来越长。没发“收到”的,所剩无几。然而我不知怎么的,对于这位 Key Leader 的微信群通知,就是异常十分的不想作答。“她不是还带了个‘谢谢’吗?” 也许身边有个旁观者(但是没有)的话,大概会递出如此疑问。可在我看来,这个“谢谢”被她前边的口吻姿态体现得一文不值,甚而连“客气感谢”的基础功能都失去了。 —— 不是“收到回复谢谢”吗?我真想回复一个,“谢谢”。

然而本着这季度“从心开练”的新 slogan 方针路线,我还是略微有点儿“怂”。既没有回复谢谢,也没有回复收到,而是索性把手机扔到床上,彻底扔掉了“烦恼”。

这种“收到收到”式的工作微信,当然不是第一次发生。而且不光是 lululemon,从中奥路跑(公司群或者部门群)其实就早已屡见不鲜了。犹记得先前的大群里,每每大领导发出重要指示后,大家伙儿就像“bbs抢沙发”一样秒发回复。想要简单明了言简意赅的选择回复“收到”,欲要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还会跟上华丽的赞扬词藻。这种情况下,倘若没有第一时间看手机,在间隔一定时长后方才应答,就略显尴尬了。所以大家都墨守陈规的以“格局打开”来聊以慰藉,按时及时的“收到、收到”。

这种大群里的收到,后来也发展到了部门小群里。这就更让人开始不舒服了。因为毕竟部门就那么个位数的人头儿,一旦小领导发号施令,不跟上个回应,就显得好像是在“主动反抗”一般。哪怕小领导发的内容,真的就是个跟自己毫无干系的事情,也只好机械般的及时应答了。

但比起这个,更让我不解的是“谢谢老板”。提到这四个字,最先让我想起的,就是在外企(盈方)工作的时候。每到年终发 bonus 时候,或是月度员工大会的一些奖励,亦或者逢年过节总经理突然拽出一个微信大红包时,总有人事部的“高情商大姐”带头儿排队的“谢谢老板”。回复的样式五花八门,甚至可以负责的说,能在这种情景下收集到好几十种与“老板”、“磕头”、“作揖”有关的动态表情……真心佩服。

我不发,是能把钱收回去还是咋地?还是说从下回的钱里明目张胆的苛扣下来?反正从盈方时代开始,我就没有拿过一次老板的群红包,以及回复哪怕一次的“谢谢老板”。难道她不该感谢为她与公司生产资料和创造价值的员工吗?但这个思想在如今浪潮下,反倒被讽刺的定义成了“反叛”。

其实,回复收到和谢谢,从原则角度,我并不排斥。但作为一家公司或一个店的领导角色,在这个时代下,是否从出发点的角度,也该有所思辨呢?

这几天我习来了一个新的英语单词(组),Mindful Communication,正念沟通(交流)。我们到底该如何以一种对方能“真正听到”的方式说出我们的意思呢?去把握(叙述事情)的真实性、确定事情叙述的必要性、以及是否心平气和的阐述……等等等等因素,我觉得都可以让“谢谢老板”或者“收到收到”变得更加的发自内心。也只有这样,它们才是真的“谢谢”和“收到”,不是吗。

( 国一日一歌,《Without Me》,Emin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