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一日一事#0529(流连往返)。

说好的阵风呢?前几天突然下起来还有点儿凉的雨呢?甭说不打招呼的它俩了,就连昨天还时不时出来臭美显摆自己“婀娜身姿”的朵朵白云也全然不知了去向。一整日,天空唯剩下蓝色饱和度严重不足的背景,十分像人去楼空的寂寞舞台,而我却在这天选择了两点一线的往返计划。

是有多久没有跑步回(妈妈)家了?我一面收拾着越野小背包,一面努力回忆。记忆中,能够轻易翻找出来并夹着确凿证据的上一次往返,已经是三年前的事情。有意思的是,那会儿的自己也刚刚辞去了工作。

这也能叫共同点吗?我跨起背包,系好卡扣儿,戴上帽子夹好墨镜,带着疑问走出楼门,将自己放置在太阳几近升到中天的室外。

我想,正是因为没有工作的束缚,时间变得更加自由和充裕,才会大礼拜六的心甘情愿多耗去两个钟头用在路上吧。心底得到了答案的我,不知不觉中已经开始了朝东奔跑。

虽然没有了云朵协助遮挡,但因为彼时太阳的角度刚好,所以强光全都洒在了帽檐儿上。在帽子的庇护下,自己的脸犹如躲进了一个随我移动的绿荫之中,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完全没有了日晒烦扰,于是我拿掉了墨镜,搭在帽檐儿之上,伴着从耳机传来的段段旋律,继续悠哉的一路向东。

几乎同样于平日晨跑的距离,为什么感觉上却迥然不同呢?是正在等待我的那妈妈的一桌好菜,还是不一样的马路街头区别了它们?我时不时的躲闪非机动车道上擦肩而过的一台台机车,思考这种似乎普通人根本不会想的无聊事情。

是“目的”与“目的地”的差别!我在加速超越了几辆慢悠悠的自行车后,突然觉醒。平日里的晨跑,是因为“跑步目的”所以出发;现在的奔跑,则是为了“跑去目的地”而前进。也正是因为追求“过程”和需要“结果”的本质区别,才会让我在同样距离下产生大大不同的感触。

然而,我在工作生活中,亦是如此,即始终无法做到主动区分对待“目的”与“目的地”。一些日常多次重复的工作内容,我会质问它存在的“意义”和“目的地结果”,却在无形中忽略了往复进展中的这些工作能习得和达到的“目的(作用)”;在有一个明确目标(目的地)的工作项目或生活琐事面前,我又常常对过程产生起了厌烦和不踏实,总想寻找省事儿的捷径,最后丢失掉了对过程细节“精雕细琢”的宝贵机会。

跑步上能琢磨明白的道理,为什么在工作生活中就是想不透呢?我带着这样的疑问,在下午时分又开始跑了起来。耐心和耐性可不能只用在跑步上,一路向西的我,心里嘀咕着。

( 国一日一歌,《まちがいさがし》,菅田将晖。 )